大同装饰画价格联盟

创意美术——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!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

鼓励幼儿自由创造,并适当地进行艺术技巧训练,是现代美术教育所提倡的。它包括绘画活动、手工活动、作品欣赏大致三方面的内容。绘画活动多种多样,有刮蜡画、水彩画、水粉画、油画棒画、棉签画、吹画等;手工活动有泥工、纸工等;欣赏作品方面可以对大师级的作品及孩子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讲解,这些内容都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一、绘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

    绘画活动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部分,也是幼儿园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绘画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,是眼、脑、手共同参与的活动。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绘画实践活动中,不断地感受美、创造美。如何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,是老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。 

  1、观念要正确。  

   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,教师偏重的是教幼儿怎样进行美术活动,教师定内容,确定表现的形式和方法,先画什么、后画什么,怎样剪、折、贴,都完整地教给幼儿。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“临摹式”。这样做仅仅是让幼儿掌握了方法和技能,变成了单一的模仿活动。虽然教师示范后也要求幼儿进行想象,添加其他景物,但由于没有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创作兴趣,画面往往千篇一律,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。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,教师管得很少,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“涂鸦式”。这种方式忽略了基本绘画技能的传授,会给幼儿顺利表达思想,完成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,还可能导致幼儿绘画主题、绘画整体水平的停滞不前。在实践中这两种方式应该如何融汇协调呢?  

      首先要正确处理绘画技能的传授与思维创造的关系。  

      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,教师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。可以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、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。例如:要教幼儿画人,就要引导幼儿观察、认识人的基本动态,以及总结动态的表现方法,如在画妈妈时,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妈妈的脸是什么样子,是方的还是圆的?妈妈的头发是长的还是短的?还是卷头发?妈妈穿什么样的衣服?什么样的鞋子?再让幼儿学学妈妈做事时的样子?腰怎样?腿是怎样?幼儿有了这些技法作为基础,才能画出自己想表现的东西。然后,在教授技法的同时,鼓励幼儿举一反三,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。在幼儿绘画教学中,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,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。对于一个主题,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,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,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。例如:在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,幼儿画出一只正面的小鸡,教师就可以启发幼儿:背面的小鸡怎么画?胖小鸡怎么画?瘦小鸡怎么画?等等。不要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。  

      2、兴趣是老师。  

     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,是求知和学习的起点。一般来说幼儿对美术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,但往往是不持久的。因此,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。  

      记得有次绘画课上,小朋友们在画小汽车。一位小朋友由于用黑色的水彩笔重复在一个地方涂颜色,结果就可想而知了,一个小洞就被磨出来了,其实我早就看到了,但我没出声,想看他到底会怎样完成那幅作品。他当时很紧张,只要我走过去,他就会用手捂着那个破洞,我离开时,他想补好那个洞,但是越想做的事情越是不能做到,甚至那个洞更大了,但是到最后总要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讲评。他一动不动,不愿上前来,我走过去要看,他没办法只能拿出来给我:“老师,这里被我画了个洞了。”我一看故意说:“咦,你怎么这里有个洞,是不是那条马路坏了?”他点点头,表情也立刻“阴转多云”了。  

      有人认为,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,没有任何功利,是一种“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”。特别是低龄幼儿,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,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,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。幼儿从涂鸦期起,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,只要成人不去干扰,他们就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,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。有一个孩子最喜欢画太阳,无论画什么都要把太阳画上去。但是出乎我的意料,他这次画了三个太阳,我问原因,他说:“老师说的,树要与太阳在一起才会制造氧气的,所以我要多造些氧气,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更新鲜。”  

二、手工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技能

这个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之一,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,所以只要有外在的事物刺激,他们就会有种要做的冲动,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意愿。具体该怎样实施呢?  

      1.教幼儿认识和使用泥工工具、材料。  

      在小班幼儿初接触泥工时,我没有教他们捏成型的物体形象,只是让他们自由捏、随意揉,让幼儿再揉揉捏捏、拍拍打打中,自然地发现泥是柔软的,它可以捏成任意的形状,从而知道泥有可塑性。  

      2.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。  

      我教他们捏日常生活熟悉的、感兴趣的、造型简单的单个物品,包括食品、水果、日用品等,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。  

      3.粘贴。  

      粘贴教学活动是把教师事先剪好的各种图形粘在纸上。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成人的粘贴作品,教会幼儿涂抹糨糊的方法,让幼儿将图形在纸上摆一摆,确定好位置后,再粘贴。粘贴后可让幼儿添画一些细节,使画更丰富、更完整,并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。  

      4.折纸。  

      我们先要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,并教给他们最基本、最简单的折纸技巧。起初,我们让幼儿欣赏了一些折纸作品,并当场为幼儿折了知了、大马、钢琴等一些折纸作品,幼儿感到非常神奇,跃跃欲试,于是教他们学习简单的对边折、对角折,再教他们用简单的方法折狗头、猫头、风车等有趣的物体形象。  

三、作品欣赏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

 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作品欣赏,我们应该先了解、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,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幼儿,而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待作品,成人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理解,这样就会削弱幼儿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。  

      1.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各类作品。  

      幼儿美术作品欣赏能提供给幼儿各种信息,比如:抽象的作品和具体形象的作品。欣赏这些作品能使幼儿对美好事物更加敏感,对人物或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,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。  

      还有冷暖色调的作品,同一种作品,只是改变了它的色调,幼儿却能从中感知出不同的情感或体验。  

      2.从多角度、多方位的观察形式来欣赏作品。  

      这一观点又该怎样理解呢?比如:我给小朋友画示范画,没有给幼儿讲解要画的内容,幼儿处于被动的欣赏阶段,我从第一笔开始下手,幼儿只能看到线条,等到第三、第四笔出来的时候,幼儿开始了充满有趣的想象。有的幼儿说:“老师要画××了。”还有不同意见的幼儿又说:“不对,不对,老师画的是××。”这种多角度的、多方位的观察形式很好,能开启幼儿的想象力。  

      3.提供同一性质的不同类型的作品,拓宽幼儿的欣赏视野。  

      美术作品欣赏,除了要给幼儿接触大师级人物的作品之外,还可以欣赏幼儿自己的作品。让幼儿也体验一下,自己的作品给大家一起欣赏的兴奋感觉。记得有次我们画的主题是“航海”。有个小男孩画得特别好,我故意在其他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他,可是等我转了一圈又回到他身边时,发现他的画已经全变了样,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,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,他说:“我爸爸是在轮船上测量卫星定位的,有时候会遇到大风雨的,所以我就这样画了,这些都是刮的大风。”哦,我恍然大悟。  

      4.环境作用对作品欣赏的影响。  

      环境的作用在幼儿园应该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了,每次开学老师都会对墙饰区角进行精美的布置,而每次的装饰都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或是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的,一切都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、亲近生活,让幼儿积累跟欣赏主题或内容相关的活动环境。这种环境是教师根据欣赏的需要,在墙面上、活动角或走廊上营造的感知环境,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,可以缩短他们与欣赏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,还能陶冶幼儿的情操。  


发 孩  潜   迪 智 慧 
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